前兩天搭捷運去看牙,許久沒坐大眾交通工具了,特別有感於在人群之中,我會有明顯的不安與焦慮感,這是高敏感族的特質,還好的是這負面情緒也會伴隨一種莫明的亢奮感,兩相抗抵,也似乎還過的去。
高敏感的特質,在過去投資理財業工作時,對我的心理壓力負擔不小,投資理財業是個高度變動的行業,少林足球裡三師兄有句台詞說:“我一分鐘幾十萬個上下!”在投資業,我的心情一分鐘是真會有幾十萬個正負情緒的交替。
永遠知道不完的資訊,GICS全球產業分類光第一層就11個產業了,更不要說向下的分類,每個產業的獲利模式,影響獲利的外生變數,光就是理解就要費上不少力氣,更何況是隨著時間需要知道最新的消息。
不過也還好是高敏感的性格,所以很介意自己沒掌握到什麼。記得有次在客戶說明會時,我講錯了維骨力止痛的原理,好幾年後想到還是覺得很羞愧,那情緒的強度還是好強烈。所以,也努力的使自己在投資理財的專業上保持一定的水準與能耐,避免講錯犯錯,這高敏感是雙刃面,有壞處也有其好處。
現在的生活與以前的高度壓力、快速資訊變化不太相同。這時的高敏感又有了不同的功能,就是很容易得到內在的滿足,一點點刺激就足夠了,我想高敏感族的人,很容易發展靈性生活、極簡生活等等減法概念。
幫助我在把高敏感的特質變成正面的,是持續了兩年的深呼吸,已經習慣了緩慢呼吸,不刻意的狀態,大概一個呼吸循環,也大約花上十幾秒,一分鐘三~五個呼與吸;刻意放慢起來,一分鐘一個呼與吸,也是常態的呼吸節奏。
常在教發聲時,再三強調緩慢呼吸的練習必須要成為生活的常態,因為自己經歷過高敏感又高度壓力的環境,當生活的環境變了,自己也透過緩慢呼吸而降低了敏感度,會發現過去的自己竟是如此的緊繃與神經質。
只是天生發聲能力相對較強,偶爾倒嗓而已,但那個緊繃與神經質,也使我過去的聲音沒發揮出天賦的才能。
記得十年前上發聲課時,馬任重老師對我聲音的第一個評論:“又是一個被台灣音樂教育毀掉的好聲音!”
除了方法不對外,緊繃與神經質的狀態也是沒能好好發揮聲音的重要關鍵。
“緩慢呼吸”真的會是很重要的“發聲練習”!
※ 一對一視訊個人課,請私訊
Line ID: joseyang9287
※ 健聲房公開班,台北(9/18、11/20),高雄(8/21、12/11):
https://www.cln.com.tw/school_openclass_info_165_.html